大型兽类——麋鹿、白尾鹿、
黑熊、赤狐、江獺、海狸与雪鞋兔是蒙特朗布朗区域
常见的代表物种之一
[1][7]。
上鲁日地区的哺乳动物
枫林与冷杉林交织的马赛克式森林和河谷,为
麋鹿与白尾鹿提供了理想栖息地。
海狸塘与河流吸引江獺与麝鼠,
广袤林地栖息着黑熊与狐狸。
四季皆宜:只观不喂、不接近[11]。
- 最佳观测时段:拂晓与黄昏。
- 水岸地带:常见海狸、貂、两栖类。
- 请走步道并保持安全距离。
鸟类——约 194–206 种:普通潜鸟、莺类、
啄木鸟、猛禽(鹗,偶见白头海雕)
[3][7]。
鸣唱、迁徙与猛禽
湖畔:潜鸟、普通秋沙鸭。林中:
林榛鸡、山雀、鸫、啄木鸟。
海湾上空:鹗俯冲捕鱼;也有机会见到
白头海雕。
- 5–6 月——啄木鸟与莺类繁殖期。
- 7–8 月——湖面可见携雏的潜鸟。
- 9–10 月——候鸟迁徙与猛禽过境。
鱼类——鲁日河与迪亚布勒河流域:
溪红点鲑、北方狗鱼,部分水体有梭鲈、
湖红点鲑与鲈鱼 [4][5][6]。
清凉的源头溪流
高含氧湖泊有利于溪红点鲑;海湾与水草带
栖息狗鱼。深且冷的湖泊可能孕育
湖红点鲑。垂钓前请查询所属分区的法规
[6][12]。
白尾鹿(Odocoileus virginianus)——
在魁北克俗称“chevreuil”。夏季红褐、冬季灰色;
受惊时高举醒目的白色尾巴
[13][14][15]。
白尾鹿(chevreuil)
在拉马卡扎与蒙特朗布朗公园一带十分常见。
白尾鹿亦是木屋的标志——
出现在“活水之庇护所”的徽标上。
多见于林缘的清晨与黄昏。此地接近其分布的
北缘地带[16]。
- 黄昏驾车需放慢:穿越频繁。
- 切勿投喂野生动物(交通与健康风险)[11]。
两栖与爬行动物
池塘、泥炭地与林间沟渠栖息着春鹨蛙(spring peeper)、
林蛙、牛蛙与蝾螈。爬行动物包括
普通束带蛇以及两种常见龟类:彩绘龟与
林龟(后者在魁北克属易危)
[1][8][9]。
- 请尊重野生动物:勿触摸两栖爬行类;其栖息地十分脆弱。
- 优先走栈道;避免踩踏岸线植被。
蛇类与生境质量
普通束带蛇(Thamnophis sirtalis)
最为常见:无毒,三条浅色纵纹。其出现(连同其他爬行与两栖类)
往往意味着生态仍然健康(水源、猎物与庇护)。
许多研究将蛇类作为环境污染的生物指示物 [17][18]。
- 只观不扰;多为受保护物种。
- 优良地点:向阳边缘、平静岸段、石堆/木堆。
- 园艺伙伴:捕食无脊椎与小型两栖类[17]。
红喉北蜂鸟(Archilochus colubris)——
魁北克最小的鸟类;雄鸟具红宝石般喉斑,悬停飞行极为壮观。
[17][18] 红喉北蜂鸟
在拉马卡扎与劳伦琴山区 5–9 月盛见,
主要取食红色花朵(如美人蕉、蜂香草)的花蜜与小型昆虫。
入秋即迁徙至中美洲。
- 用花蜜喂食器易于吸引(糖水 1:4,不加色素)。
- 偏爱本地红花:蜂香草、倒挂金钟、旱金莲。
- 能悬停甚至倒退飞行。
受胁物种与保护
林龟在魁北克列为易危(LEMV),
并由加拿大 COSEWIC 进行评估
[8][9]。
鸟类中,部分受胁物种(如美洲夜鹰、
崖燕、锈黑鸦)可随季节与生境而见
[3]。
- 林龟:弯曲河道、砾石浅滩、河岸林。
- 鸟类:保留岸线植被,减少干扰。
- 蝙蝠:重视老树与夏季栖息处。
观而不扰
保持距离,切勿喂食,并妥善收纳食物。
公园建议与熊/狼/郊狼≥100 米,
与大型鹿科动物≥30 米(麋鹿、白尾鹿)。
路边观赏尽量留在车内,优先保证动物的安宁
[10][11]。
- 走步道,不采集自然物[11]。
- 临水处:留意潜鸟巢位与岸线植被。
- 狗系短牵;春季敏感区尽量避开清晨时段。